一、第三方物流管理内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三方物流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事业形态和物流管理模式,在全球范围都有高速发展,引起了广大企业界和理论界的关注。所谓第三方物流简称TPL或3PL)管理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形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活动全过程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现代物流作业方式。一般常把参与第三方物流管理服务的物流企业称之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彼此间的物流合作方式称为第三方物流。在国外,第三方物流又常称为契约物流、物流联盟、物流伙伴或物流外部化。
第三方物流管理是生产经营企业一种新型的“物流外包”(Outsourcing)管理模式,其目的是为了整合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快速应变能力。它是工业经济时代已经形成的社会分工与协作组织在当今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和演化。
(一)市场的环境特点是生产经营企业实行“物流外包”的根本原因。目前市场竞争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1.市场的变异性增强,买方市场上顾客购买欲望呈现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特征。由于技术变革速度加快,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从而导致企业竞争加剧,市场竞争的焦点由成本竞争越来越转向产品性能、服务质量乃至新产品开发速度的竞争,生产经营企业控制库存成本、物流成本、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压力越来越大。由于资金、技术和专业管理水平的限制,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一系列物流活动的经营组织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迫使企业必须走“物流外包”的道路。另一方面,依靠第三方物流企业优秀的专业物流管理知识和第三方物流的规模效益、系统协调效益,第三方物流管理可以成为各生产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从而大大降低生产经营企业的物流成本和存货成本,提高库存周转率和资金回笼率。
2.竞争的地域逐渐由区域转向全球。经济全球化发展使得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提高顾客服务满意度,现代生产经营企业越来越关注自身的核心业务,而把物流管理等主业以外的工作加以外部化,即所谓的第三方物流管理。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物流外包”提供了技术基础。
信息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管理模式,突破了企业的界限。过去由于市场交换中的信息搜寻、协作分工而付出的成本比较大,所以生产经营企业必须把研究与开发、生产、销售、物流等一系列活动集中在企业内部进行。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电子商务的发展,使企业间跨时空的合作日益便利,大大降低了企业协作交易费用,生产经营企业可以和其他的物流企业结成动态联盟,把精力和资源集中于自己最擅长的活动上,而把自己不擅长的工作交给合作伙伴来完成。以信息网络为依托,通过把企业的内部优势资源和外部优势资源进行迅速有效的整合,生产经营企业可以创造出更大的竞争优势。
(三)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为建立“物流外包”模式提供了指导思想。
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是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的主导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是由其能力决定的。一家公司的能力的差别是特殊能力和一般能力的差别。特殊能力也叫核心能力,其最重要的特征是竞争对手无法仿制,或仿制的成本代价很大,企业的核心能力即是企业的竞争优势所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个企业特别是新立企业,很难具有全面的资源优势,企业如果把资源分散到各个环节上,必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自身核心能力的形成和竞争优势的建立。而采用外包模式,一方面生产经营企业通过集中资源与力量,选择自己专长的领域,并在该领域形成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既充分利用了资源,又有利于确立自己的核心优势,同时物流外包还可以突破企业内部资源约束,减少建立核心竞争力的时间成本。
国内外大量实践证明,第三方物流的优质服务既可满足生产经营企业复杂多变的物流服务要求,同时又促进了第三方物流的蓬勃发展,从而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生产经营企业利用第三方物流服务,能够获得如下的利益:④高效的供应链体系;②较低的资金投入或是无需物流基础设施建设;③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存货成本,提高库存周转率和资金回笼率;④较高的资本回报率;⑨有利于开拓国际业务;⑥为顾客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⑦及时获得市场信息并有利于新产品的适时推出。
二、第三方物流管理特征分析
当前,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第三方物流企业现有物流服务水平的不一致性,服务功能的单一性及双方合作中的信任问题,成为我国物流社会化的主要瓶颈。当务之急首先是要转变第三方物流企业和生产经营企业双方的物流观念,并进行合作方式的创新,从更深层次上研究探索第三方物流管理的特征和职能定位。
(一)第三方物流管理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生产经营企业的战略联盟,而非一般意义上的买卖关系。
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是货代公司,也不是单纯的速递公司,而是生产经营企业物流领域的战略同盟者。在服务内容上,它为生产经营企业提供的不仅仅是一次性的运输或配送服务,而是一种具有长期契约性质的综合物流服务,最终职能是保证生产经营企业物流体系的高效运作和不断优化供应链管理。与其说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一个专业物流公司,不如说是生产经营企业的一个专职物流部门,只是这个“物流部门”更具有专业优势和管理经验。与传统运输企业相比,第三方物流的服务范围不仅仅限于运输、仓储业务,它更加注重生产经营企业物流体系的整体运作效率与效益,供应链的管理与不断优化是它的核心服务内容,它的业务触及到生产经营企业销售计划、库存管理、订货计划、生产计划等整个生产经营过程,远远超越了与生产经营企业一般意义上的买卖关系,而是紧密地结合成一体,形成了一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长远看,第三方物流的服务领域还将进一步扩展,甚至会成为生产经营企业销售体系的一部分,它的生存与发展必将与生产经营企业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西方的物流理论中非常强调“相互依赖”关系,也就是说一个企业的迅速发展光靠自身的资源、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寻找战略合作伙伴,通过同盟的力量获得竞争优势。而第三方物流扮演的就是这种同盟者的职能,与生产经营企业形成的是相互依赖的市场共生关系。
(二)第三方物流管理中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是生产经营企业的战略投资人,也是风险承担者。
第三方物流企业追求的不是短期的经济效益,更确切地说它是以一种投资人的身份为生产经营企业服务的,这是它身为战略同盟者的一个典型特点。比如,为了适应生产经营企业的需要,第三方物流企业往往自行投资或合资为生产经营企业建造现代化的专用仓库,个性化的信息系统以及特种运输设备等,这种投资少则几百万元,多则上亿元,直接为生产经营企业节省了大量的建设费用,而这种投资的风险必然也由自身承担。所以,第三方物流服务本身就是一种长期投资,这种投资的收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经营企业业务量的增长,这就形成了双方利益一体化的基础。同时,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法人企业作为战略投资人已经成为一类重要的资本市场投资主体,在业务关系上的紧密性为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生产经营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合作创造了难得的条件,可以预见,双方在股权、资本上的融合将更加紧密,第三方物流战略投资人的性质将更加明显。
(三)利益一体化是第三方物流管理的利润基础。
第三方物流管理的利润从哪里来?从本质上讲来源于现代物流管理科学的推广所产生的新价值,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第三利润的源泉。以美国为例,1980年全美企业存货成本总和占GNP的29%,由于物流管理中零库存控制的实施到1992年这一比例下降到19%,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可以说这种库存成本的节约就是物流科学创造的新价值,这种新价值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生产经营企业共同分享的,这就是利益一体化,这就是我们强调的“双赢”。所以,与传统的运输服务相比,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润来源与生产经营企业的利益是一致的。与运输企业相比,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利润来源不是来自运费、仓储费用等直接收入,不是以生产经营企业的成本性支出为代价的,而是来源于与生产经营企业一起在物流领域创造的新价值,为生产经营企业节约的物流成本越多,利润率就越高,这与传统的经营方式有本质不同。
(四)第三方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电子物流(e-logistics)。
第三方物流管理利用电子化的手段,尤其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完成物流全过程的协调、控制和管理,实现从网络前端到最终端客户的所有中间过程服务,最显著的特点是各种软件技术与物流服务的融合应用。同时,通过运用客户关系管理、商业智能、计算机电话集成、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Intemet、无线互联技术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以及配送优化调度、动态监控、智能交通、仓储优化配置等物流管理技术和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为生产经营企业建立敏捷的供应链系统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信息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准确传递,提高了仓库管理、装卸运输、采购、订货、配送发运、订单处理的自动化水平,使订装、包装、保管、运输、流通、加工实现一体化,生产经营企业可以更方便地使用信息技术与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交流与协作,企业间的协调和合作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同时,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迅速发展,使混杂在其他业务中的物流活动的成本能被精确地计算出来,还能有效管理生产经营企业物流渠道中的商流。常用于支撑第三方物流的关键技术有:实现信息快速交换的EDI技术,实现资金快速支付的EFT技术,实现信息快速输入的条形码技术和实现网上交易的电子商务技术等。
网络客服QQ 276196493 扫一扫进手机版 |